Mysteel:卷螺紛爭何時了 利潤知多少
概述:8月下旬以來,隨著國內外宏觀情緒的修復以及日內成交環比改善,黑色系開啟了一輪筑底反彈的行情。但由于鋼價快速拉漲,終端補庫需求并未持續跟進,現貨市場上漲動力不足,鋼價進一步反彈空間受限,短時陷入多空博弈階段。那么后續行情要怎么走,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對于行情的一些想法。
一、卷螺基本面走勢分化 卷螺差先縮后擴
回顧上月至今黑色系鋼材一直維持單邊下行走低的趨勢。螺紋鋼主力合約盤面突破前期震蕩區間,而熱卷更是喪失前期相對抗跌能力,瀑布式跌破支持位。螺紋鋼供需格局矛盾累積,疊加前期鋼筋新舊國標生產切換時間緊任務重,使得貿易商和鋼廠對舊國標現貨進行降價拋售。市場行為一步壓縮了鋼廠利潤,帶來黑色產業鏈的負反饋,倒逼建筑鋼廠減產擴大,螺紋鋼周產量持續大幅下降。
據Mysteel調研截至8月23日,螺紋鋼最新周產量為166.37萬噸,周環比下降5.777萬噸。雖然產量連續八周減量并創下自2015年以來的新低,但庫銷比升至25天,還是高于近年同期水平。
相比于螺紋的基本面轉好,熱卷則遜色很多。在當前鋼廠大減產的背景下,熱卷社會庫存不降反增,上周社會庫存繼續累庫9.77萬噸至358.65萬噸,遠高于近幾年來的同期水平。一來熱卷利潤好于螺紋,華北鋼廠的實際熱卷利潤并沒有那么差,還是有微利的,鋼廠更傾向于生產熱卷。二來熱卷的廠庫壓力不大,庫存主要累積在社庫,增產不會給鋼廠帶來過大的庫存壓力。
經過鐵水的轉換近期價格迎來連續上漲,市場悲觀心態有明顯改觀,投機需求有所起色。同時,鋼廠生產情況也有所好轉。全國高爐螺紋利潤已經轉正,且電爐也在連續上漲之下,平電利潤得到快速修復,部分地區有集中復產現象。當前螺強卷弱的格局是由于階段性螺紋大幅減產后所形成的特殊情況,隨著鐵水的逐漸回流和舊標螺紋庫存對于后續螺紋價格的強壓制,我們認為卷螺價差有擴張修復的潛在空間和驅動。
二、需求尚未被證偽 后續走勢仍存變數
從螺紋鋼和熱卷的表觀消費以及日度成交數據上,我們不難看出,今年上半年,鋼材需求表現并不理想,旺季不僅沒有兌現旺季需求,反而旺季變成淡季的需求強度。內需方面制造業需求復蘇的預期從目前來看還遲遲沒有兌現。
需求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
1、去年下半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今年地產的開春需求明顯受到壓制,特別是今年的施工,不僅沒有達到正常年份水平,還要遠低于市場預期。這對螺紋鋼的需求,給了特別明顯的沖擊。
2、6月制造業PMI錄入49.5,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內需相對疲軟。細分行業來看,汽車旺季已經過去,且出口面臨加關稅的阻礙,汽車對鋼材的需求預計邊際走弱。家電對鋼材的消費持續減少;機械用鋼雖然有增量,但兩大機械(機床和工程機械)的產量增幅已經收窄。
3、基建投資落地緩慢。從上半年的基建投資數據上也能看出,雖然基建還是穩增長的錨,但今年基建的投資增速并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疫情影響和資金落地仍然偏慢。
4、海外需求回落,一方面是海關嚴查出口,國內鋼廠和貿易商開始規范出口流程,加大了出口的難度。另一方面是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已有多個鋼材出口主要目的地開始考慮或執行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其中越南作為我國出口的第一大國(2023年出口越南的鋼材總量為925萬噸),已經開始實施反傾銷,出口高位下滑的風險較大。而遠端來看,美國大選落幕在即,勢必會壓制中國出口、增加對華的關稅,鋼材的出口大概率會受到沖擊。
三、高鐵水低利潤生產模式下 通過減產實現破局
據Mysteel調研顯示目前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77.47%,環比上周減少1.37個百分點,同比去年減少5.89個百分點;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84.3%,環比減少1.62個百分點,同比減少7.47個百分點;鋼廠盈利率1.3%,環比減少3.46個百分點,同比減少49.78個百分點;日均鐵水產量224.46萬噸,環比減少4.31萬噸,同比減少21.11萬噸。從相關數據來看,鋼廠開工率持續保持在75%以上,日均鐵水產量持續保持在220萬噸上下。而從最近一期數據來看,鋼廠盈利率僅為15.15%,也就是在近85%的鋼廠虧損的情況下,高爐開工率仍在82%以上,產量也達到239.61萬噸的高點。
據Mysteel8月28日調研結果顯示:本周唐山主流樣本鋼廠平均鐵水不含稅成本為2382元/噸,平均鋼坯含稅成本3160元/噸,周環比下調24元/噸,與8月28日當前普方坯出廠價格2970元/噸相比,鋼廠平均虧損190元/噸,周環比減少94元/噸。由此可見,鋼廠在高產量、虧損加劇的情況下,鋼廠高爐開工率高卻持續高位運行。面對需求的不確定性,唯一可以支撐的就是不斷對焦炭企業提出提降,截至8月29日河北市場鋼廠對焦炭采購價下調,濕熄降幅50元/噸,干熄降幅55元/噸,合計降幅350-380元/噸。
從近期的走勢看,沒有行政干預的情形下,通過市場調節,需求端帶動行情上漲的預期落空。只有通過鋼廠減產,供應收縮,來改變當下的供需格局,解決當下的供需矛盾,進而給鋼材利潤。目前鋼廠減產已經走了一大步了,特別是螺紋鋼,從高位的309萬噸的周產量,到現在的230萬噸周產量,降幅高達25.56%,減產已經改善偏弱的供需格局了。而熱卷從高位的327萬噸周產量,到現在的306萬噸周產量,降幅只有6.42%。試想一下如果熱卷鋼廠繼續減產,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熱卷也會進入迅速去庫的階段,整體的鋼材供需繼續改善,旺季到來,會加速去庫,鋼價進入明顯的上升通道。但近些年鋼廠一直抱有“死貧道不死道友”的心態內卷式生產,如果因為利潤的改善鋼廠復產。從螺紋的角度,即使目前的產量基礎上恢復10%,也不會改變供需向好的局面,但熱卷如果不繼續減產,如果還有復產,去庫困難,供需仍會持續有壓力,即使旺季到來,螺紋驅動上漲,也會壓制整體鋼價反彈空間。
四、新質生產力是對供給側的變革 而不是改革
事物發展變化離不開周期規律,經濟發展如此,鋼鐵行業的發展亦是如此。 從2016年的供給側改革開始,鋼材利潤一直處于偏好的狀態,很少能打到鋼廠虧損。2019年開始,隨著置換產能陸續投產,鋼材供需重新進入供應充足的時代,但疫情給了全世界刺激需求的機會,而我們的能耗雙降和去產量政策,給了鋼價上漲的機會,更給了利潤大幅波動的機會。今年中國鋼材價格指數急速下降到91.38點,創下2016年11月份以來近8年的新低,部分地區螺紋鋼價格跌破3000元/噸,201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基本消耗殆盡。
當前,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鋼鐵行業如何把握好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已成為亟需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面對鋼鐵綠色轉型新趨勢,我們要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向更加高端、智能、綠色的鋼鐵新質生產力“加力發展”,不斷擴展中國鋼鐵品牌影響力。新質生產力是對供給側的變革,而不是改革。供給側改革本質上是行業衰退的產物,是政府在對行業進行的逆周期調整,往往由于供應過剩導致,而改革的重點落在去產能,核心是淘汰落后、低效產能以重塑行業價值鏈。而供給側變革不是僅僅局限于供需關系上。根本訴求是在既定質量下提升效率,或在既定效率下提升質量。鋼鐵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一定體現在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三個方面的深度融合與發展。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以及智能化和綠色化的積極推進,鋼鐵行業正邁向更加高效、環保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最后借用黑神話悟空中的一段文案,在這無盡的輪回中,每一個選擇,都是新的開始,也是舊的終結。勇氣與智慧并存的品質,終將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資金成本持續降低,競爭對手日漸凋零,也許我們只要活著就戰勝了時代、戰勝了周期,選對賽道、持續精進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