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維度剖析美聯儲6月議息日:有哪些看點?對金融市場意味著什么?
美國5月CPI發布“撞上”美聯儲議息日,市場或面臨劇烈波動。
北京時間6月13日(周四)2:00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和經濟預測摘要(SEP),隨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市場幾乎認定美聯儲將在6月的會議上連續第七次維持利率不變,但此次會議將公布經濟預期摘要,其中的點陣圖與3月相比是否將出現變化成市場焦點。
就在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前4小時,美國5月CPI數據也將揭曉,市場普遍預計CPI數據可能會顯示物價壓力猶存,預計整體CPI預計將同比增速維持在3.4%,與4月基本持平,環比增速為0.1%,低于4月的0.3%。核心CPI預計同比上漲3.5%,小幅低于4月的3.6%。
美聯儲反復強調,其開啟降息周期的理由是建立在通脹和就業市場降溫的預期之上,但上周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強勁,CPI數據或將持續火熱,這兩項數據迄今走勢均不符合美聯儲預期。
不少華爾街投行分析師認為5月非農數據關上了美聯儲7月降息的大門,甚至開始爭論美聯儲年內是否會降息。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目前預計2024年至少會有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與今年1月預期降息7次,達到了175個基點的降息幅度形成鮮明對比。
關注焦點1:美聯儲最新點陣圖的變化
業內人士對新華財經分析稱,本次議息會議最大的關注點在于SEP和點陣圖,在3月點陣圖美聯儲官員維持年內75個基點降息的預測不變后,預計本次點陣圖將會下調年內降息的次數和幅度,當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年內降息1-2次。
對投資者來說,“美聯儲何時開始降息”是今年年初以來就開始進行的博弈。業內人士強調,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美聯儲點陣圖顯示年內不降息,或將對市場產生較大沖擊。
具體來看,美聯儲在3月公布的利率點陣圖中顯示,2024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為4.6%,對2025和2026年的政策利率中位數預期則為3.9%和3.1%。
盡管3月的點陣圖中值顯示今年美聯儲仍將降息三次,但近一半的官員傾向于年內降息次數為兩次或更少,因此,此次點陣圖上僅“一個點”的變動就足以改變點陣圖上的中值預測。
市場認為若此次點陣圖中位數預測顯示今年有兩次降息幅度,那意味著美聯儲有可能在9月啟動降息,而如果中位數顯示僅一次降息幅度,則意味著降息行動要在今年四季度才會開始。
華爾街長期多頭、投資咨詢公司Yardeni Research總裁Ed Yardeni表示,2024年美聯儲應該“放個假”,在2024年之前保持利率不變。他認為如果美聯儲過早降息,可能會導致股市“泡沫破裂”。
關注點2:美國實際中性利率(R*)
分析師表示,在點陣圖上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但同樣關鍵的部分,即美聯儲對中性利率的預測。
長期均衡實際利率也就是中性利率(R*)是一個理論概念,在宏觀經濟學中,是指既不會刺激經濟,也不打壓經濟的利率水平。
中性利率是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的一個參考點,在央行以利率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環境下,它主要指央行的長期實際利率目標終值。
中性利率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判斷美聯儲利率政策松緊程度的標準。若短期實際利率與中性利率相當,意味著貨幣政策是中性的;若短期實際利率高于中性利率時,表明政策具有限制性,反之則具有擴張性。
加拿大皇家銀行旗下的資管機構BlueBay首席投資官Mark Dowding就格外專注美聯儲對利率終值的看法,他認為3月點陣圖上顯示的2.6%太低了。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通脹持續高企的世界,中性利率預計將升至2.75%,并朝3%邁進。”Dowding認為,美國龐大的國債供應量也將推高中性利率。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 (Lawrence Summers) 也認為,低利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長期利率會繼續上行,中性利率也會遠高于美聯儲的預期。
薩默斯在6月稍早指出,通脹沒有走在持續降溫的“軌道”,很難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中性短期利率將維持在4.5%左右,遠高于美聯儲2.6%的預測中值,這也意味著美聯儲的降息幅度將比現在的預期更低。
關注焦點3:美聯儲降息的原因
對于此次議息會議,多數投資者更為關注降息的時間點,但分析師認為降息的原因也值得關注。
當前最好的情況是,隨著通脹逐漸回到美聯儲的2%目標之際,就業市場仍相對穩健,從而促使美聯儲逐步降低利率,但因經濟前景惡化而迫使美聯儲降息這一情況不應被忽略。
美聯儲官員在5月議息會議上表示,他們認為就業市場放緩也可能會成為降息的理由。
盡管美國經濟表現出韌性,但當前美國經濟仍呈現出值得擔憂的跡象。根據勞工部的數據,今年以來,職位空缺數下降了8%,這意味著企業招聘的需求有所減少。
與此同時,美國失業率在5月觸及4%的水平,結束了失業率長期低于4%的局面。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Ryan Sweet表示,勞動力市場似乎大致處于平衡狀態,但美聯儲正在“走鋼絲”。“如果美聯儲需要等到確鑿的證據表明勞動力市場疲軟,那就太晚了。”
關注焦點4:美國經濟前景展望
分析師曾對新華財經表示,財政刺激效果的減退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短期內增長動力不足。在一季度GDP中,與基建和政府投資相關的數據出現減速,這似乎也表明美國的財政刺激效果開始減退,一定程度上讓美國經濟承壓,但同時也可以抑制通脹。
美聯儲官員一直希望以經濟放緩為代價來遏制通脹,但他們又不希望經濟過度疲軟。那么應該如何判斷經濟是否放緩到令人擔憂的程度?
高通脹正逐步侵蝕美國家庭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進而導致了消費疲軟,從近期美國各大零售公司發布的財報可以看出,2022年至今,沃爾瑪營收增速穩步提升,而塔吉特、開市客營收增速卻持續回落,部分原因在于美國居民開始傾向于購買更為低廉的生活必需品。
與此同時,高利率也讓消費者的貸款違約率大幅上升,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斯坦·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對此警告稱,消費貸款拖欠率開始上升通常是一個先行指標,預示經濟情況即將變得更糟。雖然拖欠率的水平并不令人擔憂,但古爾斯比認為,變化趨勢令人擔憂。
紐約聯儲發布的《家庭債務和信貸季度報告》顯示,美國家庭債務總額上升至17.7萬億美元,再次刷新了紀錄高點。一季度,約6.9%的信用卡貸款陷入嚴重拖欠(拖欠超過90天),去年同期為4.6%,刷新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關注焦點5:CPI和美聯儲議息會議同日公布對市場意味著什么
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均在報告中預期,美股在“CPI公布日+美聯儲議息日”或將面臨劇烈波動。
摩根大通交易部門美國市場情報主管Andrew Tyler稱,期權市場預計標普500指數在周五前波動率將達到1.3%至1.4%,
Andrew Tyler預測,基于CPI指數的報告,標普500指數波動幅度達到2.5%,如果核心CPI月環比增幅超過0.4%,可能會引發所有風險資產的拋售,標普500指數將下跌1.5%至2.5%。
花旗集團美國股票交易策略負責人Stuart Kaiser表示,期權市場預計,“兩大事件大事”可能引發標普500指數達1.25%的波動幅度,為2023年3月以來,美聯儲決策前市場預期的最大波動幅度。
最新調查顯示,超60%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個月美國股市在波動性調整后的表現將優于美國國債。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8月以來,在該調查歷史上僅三次高于60%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