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設備更新的需求是一個在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3月6日下午3時舉行記者會。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記者會上發言重要內容如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5%左右,而一些國際機構的預測則為4.5%左右。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形勢?支撐中國經濟實現增長目標的主要動能有哪些?他們能否抵消拖累增長的負面因素?
鄭柵潔:
1、今年將5%左右作為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經過科學論證的,符合“十四五”規劃的年度要求,與經濟增長的潛力基本匹配,是奮力一跳能夠實現的目標。
2、中國今年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將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3、將強化財稅、就業、產業等政策的統籌協調,綜合施策形成合力。
4、今年有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增量政策。
5、各地發展更加積極。我們梳理了各地今年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有25個省份的經濟發展預期增長目標高于去年的實際經濟增速,相信這些預期目標都是各地基于自身現狀和調研摸底,結合發展潛力和宏觀微觀形勢作出的判斷。
6、據海關初步統計,前兩個月出口增長10%左右。
7、2023年,新動能方面,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950萬輛,增速超過35%;鋰電池產量增長25%;光伏電池產量增長54%;“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多萬輛,增長77.6%,出口量穩居全球首位,帶動新車出口數量躍居世界第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我們要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所以我想請問鄭主任,這個政策的出臺主要是出于哪些因素考慮?另外,下一步政策將如何見效落地?今年在加大有效投資方面我們還有哪些重要舉措,也想請您介紹一下。謝謝。
鄭柵潔:
1、從今年開始,今后幾年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2、一季度有望實現良好開局,當然我們也知道,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問題,例如,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還存在突出問題,部分行業競爭異常激烈,一些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部分領域風險隱患也還存在。客觀說,不論哪個國家和地區在發展中都存在問題,對中國而言,這些問題都是前進中的問題,都可以在發展中解決。
3、開年以來,中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實物量等先行指標較快增長,前2個月全國統調發電量同比增長11.7%,工業用電量增長9.7%。文化、旅游、餐飲等消費旺盛,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34.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9%。2月份,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預期活動指數為54.2%,非制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7%,持續位于擴張區間。綜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實現良好開局。
4、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幫助民間資本找項目、幫助民間投資項目找資金。
5、今年將擴大有收益的投資、有效益的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帶動的放大效應。去年增發的國債大部分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資規模比去年有明顯增加。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發揮投貸聯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在專項債投向領域,擴大可用于項目資本金的范圍,進一步放大專項債的帶動效果。
澎湃新聞記者:
我國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作出部署,請問發改委將在哪些領域采取哪些舉措來推動這項工作?謝謝。
鄭柵潔:
1、隨著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深入推進,設備更新的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設備更新的需求是一個在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
2、最近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系統性的政策文件,即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總體看是四大專項行動,包括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和實施標準的提升等。其中,在設備更新行動方面,重點聚焦7大領域,包括工業、農業、建筑、教育、交通、文旅、醫療等領域的設備更新換代需求是巨大的。
3、我們將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分類推進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推動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更新升級,帶動更多先進設備的生產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