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曹劍勇:6月板帶材供需保持壓力 高產+季節性走弱對沖出口緩和
進入6月板帶材消費韌性尚存,但增量有限。一方面,下游端在淡季在淡季來臨時補庫量會有所下降;其次大類商品總庫存量并不低,對于消化庫存則需要一個周期。這兩方面都體現出需求總量并沒有出現過大的改善。雖然近期“關稅”出現較為明顯的緩和,這對于冷系產品“趕工”起到了一定支撐,但從稅率依然較高且風險依然不可控的情況下,對于企業操作依然帶來較大的困惑,對于其新增訂單幫助則相對有限,更多維持去庫后的基本庫存儲備為主。這些情況會對于熱軋消費起到制約,對于未來好轉的空間則會大大減弱。不過就Mysteel調研和市場反饋,當前制造業訂單呈現減弱,企業當前主要以消化庫存為主并采取低庫存策略,因此在沒有政策支撐的情況下,短期難以出現有效的回升。因此從邏輯上而言,供應變化不大,短期矛盾不強,但時間軸拉長后看,矛盾則會快速出現。
從6月份供應的結構面看,鋼廠總檢修量較5月份基本持平,鋼廠利潤環比則呈現壓縮。但目前現金流依然為正,售賣壓力暫無明顯體現,這也是減量較難出現的原因。從實際產量角度看,月產量繼續維持在610-620萬噸水平,這也是市場對于未來高產量+季節性消費的存在擔憂的核心。
從國內宏觀趨勢看,4月份CPI和PPI繼續呈現雙降趨勢,對于市場心態難以帶來好轉。從資金角度考慮,雖然雙降使得市場流動性增強。但發債結構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專項債、政策銀行債均沒有明顯的變化。不過從儲備而言,資金總量依然較多,這對于市場仍處于“后手”,等于變相防風險與抗通縮結構未變。因此未來長期結構看,未來政策預期依然存在,但整體以托底為主,對于市場起到的實際作用難以快速體現,因此6月份宏觀面則圍繞著“存量博弈”進行。
從Mysteel熱軋平衡表測算看,6月份熱軋供應持平,國內消費增量預期有限。外加6月份韓國反傾銷落地,這對于短期出口而言仍需要比拼價格進行,增量較難體現。從路徑推演看,6月份價格或將逐步在供需矛盾積累的過程中增加,再無減產和額外政策支撐的情況下,6月份庫存才會明顯體現,這才會對于價格起到明顯的承壓。因此6月如“內需下降”“鋼廠供應持平”“海外價格難以回升”這對于供需矛盾承壓,價格也會起到承壓。
一、5-6月板帶材供需基本面
1、熱軋板帶材5-6月份熱卷供應難以下降 企業利潤擴張難度加大
從5-6月份的產量預估看,5月產量相比4月份繼續維持,熱軋產量檢修復產互相交叉。企業利潤雖有壓縮,但繼續維持在80-100元/噸水平,6月份鋼廠暫無較多的檢修計劃,這也導致產量不會明顯下降,短期廠庫壓力不大,低價銷售可緩和當前矛盾,未來利潤指標或將是第一觀測點。而當前鋼廠利潤受到明顯擠壓下降至在80-100元/噸,在有利潤的情況下,鋼廠難言大規模減產。從幾大黑色成材看,板帶系的利潤依然高于長材利潤,因此在消費可以持續進行的情況下,品種間的變化也不會明顯調整(長材仍以鋼坯為主,板帶仍以中厚板為主),所以在不考慮其他政策因素導致的減量,只考慮現實端的自主減量,那對于其矛盾預期則會繼續維持,對于市場心態和價格起到承壓。
鋼廠就6月份出廠價格仍以平盤為主,核心對于成本與風險進行轉嫁。在此過程中,其成本整體處于低位,為了保證訂單維持,對于價格整體可上漲的動能則明顯下降。從制造業訂單的角度看,訂單預期反而有一定下降,目前“關稅”緩和出現后,對于新增訂單暫無明顯反饋,更多還是以前期停滯訂單為主。此外出口可繼續維持,但依然主要依靠以低價出口為主,目前買單出口利潤相對偏低,這一切都會導致優勢下降,對于高需求維持帶來向上動能的制約。
圖1:6月熱軋鋼廠檢修對比圖
2、熱軋板帶材5-6月份需求端情況
6月份需求調研看,出口消費依然是國內消費蹺蹺板中最為核心的,5月份鋼廠出口接單基本完成,6月份鋼廠接單反饋壓力并不大,但核心的問題依然還是在利潤與價差優勢。不過5-6月份北方地區買單出口稍有回升,但這一過程中利潤較之前有明顯下降,這對于之前的價差優勢相比則大幅減少,這對于出口量較之前相比則會呈現下降的趨勢。于此同時國外價格還在呈現小幅下降,國內外價差收縮較為明顯。這對于價格上限有抑制,其次對于總量也會起到抑制,如需要繼續保持出口,那對于國內價格優勢則要背負更多壓力,這也是在動態平衡的情況下,對于價格的影響。
而國內支撐的幾大大行業看:1、國內基建資金到位率會依然處于低位水平,房建資金則稍有好轉。近期天氣尚可,對于短期的消費起到支撐。但總資金量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仍以剛需為主,整體消費彈性并不充足,因此韌性在,但沒有明顯向上動能;2、制造業訂單則處于相對低位,增量難以出現明顯變化,短期囤貨的意愿依然偏差,這對于制造業而言增量的過程就難以體現。因此國內需求呈現繼續維持,但季節性矛盾仍會體現(除非關稅大幅緩和導致海外強補庫出現),而海外出口則會有一定下行,這一情況最終也會導致國內的矛盾有增加的預期。
圖2:4月底PMI同環比圖
?
二、5-6月份板帶材的核心支撐點
1、政策托底預期尚存 旺季消費尾部韌性尚存
政策對于當前的支撐托底預期在加強,特別對于防止市場價格過低有一定要求。這對于市場,信心會帶來一定的底部支撐,但僅僅處于底部支撐的預期。目前市場結構看,國內短期剛需呈現維持,剛需則會導致鋼廠基本訂單可維持,這對于鋼廠所體現的壓力最多會在讓利部分體現,并不會出現快速下降。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市場的可支撐力存在,但并沒有明顯的可回升動能。
目前工地資金到位速率雖然緩慢,但其韌性依然存在,這也導致了在淡季并未到來之前,工地的持續購買過程依然存在。就企業反饋,剛需購買存在,但無囤貨動力。工程逐步上完正規,但無明顯的加速動力。這一結構看,工地的消費韌性在未來未進入雨季與高溫的情況下或將持續維持。
?
2、 國內出口仍可持續 斷崖式下降預期并不強
國內制造業消費雖然不溫不火,但整體韌性尚存,特別是在進入淡季前的補庫和備貨動力依然存在。這對于國內市場的基本消費量仍是一個較好的支撐,特別是在當前資金小幅緩和,采購量繼續維持的情況下。這對于鋼廠壓力和市場消費持續性都會帶來遞延,雖然其速率會逐步放緩,但基本支撐量在,這對于國內基本面很難形成快速惡化的結構。
從國內5月份的消費預期看,基建小幅回升、制造業繼續持平、出口邊際轉弱。這一結構下雖然難以給出消費有增長預期,但也難以出現下降的預期。這也是支撐消費是的核心動力。從4月份的表需預期環比下降2.3%,5月份表需預計環比下降1.8%,雖然下降,但整體降幅會有收窄,這也是對于消費韌性依然存在的核心因素。
就目前看,中國屬于傳統型出口型國家,出口矛盾是6月份的核心。不過從消費的角度看,前期搶出口,中期搶轉口,近期交付前期停滯訂單。國外出口在價格可繼續維持優勢的情況下,可持續減輕國內供需壓力。這一支撐,則是呈現讓利維持消費的核心,但這屬于減量保價,屬于支撐,并非漲價理由。
?
三、5-6月份國內板帶材主要的風險點
1、產量維持高位 表需高點已然出現 6月份進入傳統淡季 季節性影響不可避免
鋼廠當前利潤尚可,在有利潤的情況下,產量則會繼續維持在高位水平。因此高產量維持,6月產量周均變化不會很大或將維持在610-625萬噸/周水平.國內消費預期則會出現一定回落,特別是進入6月后,前期出口交付完畢,價差不合適的情況下,市場商品卷供應則會再度出現增量的趨勢。因此這對于市場而言,主核心的矛盾點則依然在于產量,次要矛盾則是國內外市場價差。
從直接出口看,海外東南亞鋼廠出廠熱卷價格非但未出現回升,反而出現回落,出廠在500美金水平,其國內市場賣價則在480美金。相對比國內價格445-455美金,價格優勢體現并不明顯,這也或將抑制價格高點出現。從調研反饋看6月出口量基礎穩定量維持,但買單出口和低價出口總量則仍需看市場價格進行調節,這也是影響結構和格局的核心,量級在這個過程中難以出現較為明顯的上升動能。這或將是6月份最需要關注的風險點,價格高位,海外價格不漲,直接出口需求抑制價格上限。
圖3:國內外價差對比
?
2、搶出口情緒帶動較為強烈 實際或將帶來預期差
由于“關稅”對于市場所引發的猜測較多,對于情緒影響最為強烈,“關稅”戰開始情緒大幅回落。5月“關稅”戰暫停后,搶出口預期再度浮現。但市場并不了解中國對美國每個月的鋼制品+成材出口量級,這也是對于市場最為猜測的點,未來可能會出現的預期差。
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直接和間接(折合)鋼材消費量在1500萬噸水平,月均在125萬噸。因此從斷貿到恢復貿易這個過程,短期會對于制品消費與出口帶來增量,但這一增量對于品種會有分化且總增量則相對有限。因為船運力、購買力、緊迫度問題,快消品、耐用品、日用品、勞防用品、娛樂用品等這些均會大于普通大類商品,這也是對于鋼材消耗量預期雖大,但實際效果未必盡人意的方面。因此消費重心,則依然還是要看中國直接鋼材出口,未來6月份仍有韓國和越南寬卷反傾銷落地的預期,這對于6月份的出口會有量級影響。
圖4:24年中國對美間接制品出口量統計
總結
從6月份的情況看,消費韌性或將逐步下移,表需震蕩結構也會有所體現。政策托底預期依然存在,但海外價格制約依然維持,這對于價格則會出現上行難,現實端矛盾累積的速度快慢,最終才能影響到市場絕對價格,因此6月初矛盾或將出現,價格前高后低預期體現明顯。當前風險在于,“搶出口”消費預期差影響市場情緒,其次價格回升后,國內外供需結構呈現內流增加國內供需壓力。需要注意的點在于:1、鋼廠未來接單壓力是否上升;2、海外反傾銷,對于直接出口是否會出現預期下降;3、盤面基差修復,國內外價格對比優勢下降,高產對應季節性是否會體現。從以上3點看,對于6月份整個市場風險大于市場機會,供需矛盾難以體現,那最好的結果或將是震蕩。要出現快速回升行情,那需要形成一輪新的供需平衡調節,即產量下滑,所帶來的預期錯配,這一概率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