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地方債發行高峰已過,央行凈回籠力度或加大
進入12月,短期流動性偏松。雖然地方債發行最高峰已經過去,但短期內發行量還會處于較高水平,業內預計資金面大幅寬松的可能性較小。
年底,資金面將面臨MLF大額到期及信貸投放規模加大帶來的影響,同時,每到春節之前,現金投放、繳稅等規模都較大,市場對流動性需求增長。業內預計央行將采取多方面措施,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多位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年底財政支出規模大幅增加,加之央行還會通過開展質押式逆回購、在二級市場買入國債、開展較大額度買斷式逆回購,適度續作MLF,以及降準等方式,適時向市場注入不同期限流動性,對沖12月MLF大額到期及信貸投放規模加大帶來的影響。這意味年末資金利率持續大幅上行的概率很小,波動性也會受到控制。
地方債發行高峰已過 月初資金面寬松
今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333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5%。今日公開市場有2493億元逆回購到期,凈回籠2160億元。
業內預計,上半周央行或加大凈回籠的力度。浙商固收認為,周一至周三地方債發行偏弱,對應央行對資金面呵護程度或下降,凈回籠力度或加大,不排除期間有資金摩擦,周四周五地方債發行加速,對應流動性投放或趨于緩和。
從月初市場利率低于政策利率看,短期流動性偏松。華西證券也認為,月末財政支出,支撐月上旬流動性轉松。
但資金面仍存在一些擾動因素,今日,政府債繳款規模達到3565億元,創歷史單日新高,周二、周五均在1500億左右。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為14862億元,其中,周五到期量較大為4790億元,政府債凈繳款規模為7044億元,仍在高位,同時周四為上旬繳準日。
“進入12月,地方債發行最高峰已經過去,但短期內發行量還會處于較高水平,預計資金面大幅寬松的可能性較小。”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盡管逆回購到期和政府債繳款壓力仍然偏高,但央行可能仍會通過引導大行融出來削峰填谷,資金面出現大幅波動的概率有限,但DR007或仍將維持在OMO利率上方。”信達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一爽認為。
央行將注入不同期限流動性 年末時點波動性或低于往年
12月,資金面將面臨MLF大額到期及信貸投放規模加大帶來的影響,同時,每到春節之前,現金投放、繳稅等規模都較大,市場對流動性需求增長。業內預計央行將采取多方面措施,向市場投放多種期限的流動性,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年底財政支出規模大幅增加,加之央行還會通過開展質押式逆回購、在二級市場買入國債、開展較大額度買斷式逆回購,適度續作MLF,以及降準等方式,適時向市場注入不同期限流動性,對沖12月MLF大額到期及信貸投放規模加大帶來的影響。”王青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員周茂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年底看,資金面擾動主要是季節性,政府債券發行供給增加等,但國內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偏積極,央行有望綜合運用降準、MLF、逆回購等工具,以確保保持流動性平穩跨年。“
“考慮到12月中上旬也是地方政府置換債的供給高峰期,政府債供給和財政支出的節奏錯位會在月中時點對資金面造成擾動,以及當月MLF到期規模亦達到1.45萬億元高位、年末臨近下市場資金面恐面臨一定季節性收斂,還有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謀劃開門紅等因素,央行前期宣布的擇機降準0.25-0.5個百分點在近期實施的概率加大。”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王青表示,總體上看,在“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過程中,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保持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為經濟增長動能回升提供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這意味年末資金利率持續大幅上行的概率很小,波動性也會受到控制,資金面有望平穩度過跨年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