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商業信心指數保持不變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5月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4月澳大利亞的商業狀況有所回落,三個分項指標均回到長期平均水平附近。商業信心則相比3月沒有變化,雖低于長期平均水平,但仍保持穩定。
該行首席經濟學家艾倫•奧斯特指出,在某種程度上,4月的商業狀況指數是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澳大利亞的商業狀況持續從2022年的高水平逐步走弱,這反映出該國經濟增長在放緩。
報告顯示,4月澳大利亞的商業信心指數保持在1點。具體分行業來看,零售業、批發業、礦業、金融業、商務與地產業的信心水平都有所下滑,但文娛與個人服務業、建筑業和制造業的商業信心水平均有所提振。
當月,澳大利亞的商業狀況指數下降2點至7點。構成商業狀況指數的三個分項指標中,交易指標從15點下降到12點;盈利能力指標保持在6點不變;用工指標則從6點下降到2點。分行業來看,金融業、商務與地產業、礦業、批發業和制造業的商業狀況均走弱,零售業、文娛與個人服務業保持穩定,而運輸與公用事業行業、建筑業的商業狀況獲得提振。
另外,作為經濟前景領先指標的遠期訂單指數從-1點降至-7點。產能利用率保持在83.2%不變。同時,勞動力成本的三個月漲幅從1.7%降至1.5%,采購成本漲幅則從1.5%降至1.2%。成品價格漲幅從3月的0.7%升至0.9%,但其中零售成品價格漲幅從1.4%降至0.9%。
奧斯特表示,4月最顯著的變化是用工指數回落至平均水平2點附近。這說明,此前由需求驅動的勞動力市場的強勁走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在回歸正常化,至少在商業領域如此。
同時,4月遠期訂單指數再次下降,這次主要是受到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的拖累。但零售業和批發業的遠期訂單表現也相當負面,這對澳大利亞整體的商業前景來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不過,產能利用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再加上資本支出方面也有強勁表現,澳大利亞的商業企業未來不一定會經歷需求的急劇下降。
他還表示,4月澳大利亞商業企業的成本增長速度進一步改善,同時零售價格指數的漲勢也有所放緩。這對于二季度去通脹的前景來說是一個積極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