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現滑坡征兆,美聯儲或將“保駕護航”
5月以來美國公布的一系列數據均顯示經濟出現疲軟跡象,從消費放緩到制造業活動疲軟,再到勞動力市場降溫,美聯儲也不得不警惕經濟下行趨勢。
盡管市場仍普遍認為今年美國經濟將呈現“軟著陸”或者“不著陸”的狀態,但因近期經濟數據疲軟,美聯儲降息時間點的選擇也變得更為“撲朔迷離”。美聯儲需要關注當前的通脹和就業數據,同時還要警惕市場的降息預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經濟數據顯示疲軟跡象
昨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5月ISM制造業指數從4月份的49.2降至48.7,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放緩,為19個月來第18次萎縮,新商品訂單創下近兩年來最大降幅。
與此同時,由于非住宅活動減少,建筑項目支出也意外下滑,這些跡象均表明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走勢持續低迷。
支付公司Convera全球宏觀策略師Boris Kovacevic表示,美國經濟開始出現轉折,“投資者和市場開始相信,美國經濟頗具韌性的觀點將開始面對一系列反例。”
隔夜,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幅迅速擴大,一度跌超10個基點,創近三周新低,科技股板塊也在盤中轉跌。
盡管因部分科技公司財報超預期疲軟導致科技股走勢兩極分化,但這一現象被許多交易員視為“不祥征兆”,有觀點認為,這或許表明美國經濟陷入了“滯脹”。
高盛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表示,在此前債券收益率上升的同時美股估值也已抬高,因此,美股和美債之間的正相關性將會愈發緊密,今年美國股市的強勁漲勢可能已經結束。
6月4日,全球債券上漲一定程度與美國國債隔夜的漲勢呼應,美聯儲或提前降息的押注增強了各國國債的吸引力。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0年期債券的收益率下跌超8個基點。
根據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交易商認為美聯儲9月份降息的概率已超過60%,較上周出現了明顯回升。
美國經濟增長引擎出現失速征兆
美國商務部5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1.3%,較首次預估數據下修0.3個百分點。
美國商務部表示,最新數據主要反映了對個人消費支出的下修,當季占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支出增長2%,較首次預估數據下調0.5個百分點。其中耐用品消費下修2.9%至-4.1%。
美國消費降溫的趨勢似乎仍在延續。4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零增長,低于市場預期的0.4%,前值則由0.7%下修至0.6%,當月大部分支出用于購買食品、雜貨和汽油等必需消費品。5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69.1,較上月的77.2大幅下行,處于6個月來低點。
高通脹正逐步侵蝕美國家庭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進而導致了消費疲軟,從近期美國各大零售公司發布的財報可以看出,2022年至今,沃爾瑪營收增速穩步提升,而塔吉特、開市客營收增速卻持續回落,部分原因在于美國居民開始傾向于購買更為低廉的生活必需品。
與此同時,經濟放緩的跡象可能會逐漸反映到勞動力市場,屆時美聯儲可能不得不做出降息的決定。
本周市場的主要關注焦點是周五的5月份非農就業數據,與此同時今夜即將公布的4月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報告,以及周三的5月份“小非農”ADP數據,也可以讓市場進一步了解美國勞動力市場現狀。
美聯儲開始擔憂經濟放緩
分析師對新華財經表示,財政刺激效果的減退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短期內增長動力不足。在一季度GDP中,與基建和政府投資相關的數據出現減速,這似乎也表明美國的財政刺激效果開始減退,一定程度上讓美國經濟承壓,但卻有利于通脹降溫,并為降息創造來自財政端的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公布的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也再度下修對第二季度GDP的預測,預計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速為2.7%,此前預計為3.5%。
美聯儲“鷹派”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在美國經濟數據放緩后表示,如果通脹可以緩慢下降、勞動力市場緩慢有序地回到穩定增長的狀態,今年四季度可能會真正考慮并準備降息。
分析師認為,盡管現在美國經濟看起來仍頗具韌性,但長期高利率對企業和居民的影響,讓美聯儲在考慮降息時間點時,面臨兩難的局面。
美聯儲負責金融監管事務的副主席邁克爾·巴爾(Michael Bar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金融體系中商業房地產貸款和消費貸款的拖欠率已升至五年來新高。
紐約聯儲發布的《家庭債務和信貸季度報告》顯示,美國家庭債務總額上升至17.7萬億美元,再次刷新了紀錄高點。一季度,約6.9%的信用卡貸款陷入嚴重拖欠(拖欠超過90天),去年同期為4.6%,刷新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因此對美聯儲來說,當前需要考慮該如何保護企業和低收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