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解讀:螺紋鋼資源南下壓力明顯,市場份額和季節規律為流動主因
核心觀點:眾所周知,由于各個省份鋼材需求量與鋼材供應量并不完全匹配,因此才會出現資源供應轉移的情況,不少鋼材資源富余地區會把富余資源投放至資源相對緊張或者供給不足的區域,我們稱之為資源流向。到這里,我們首先引出一個概念——北材南下。從資源流動區域來看主要分五個方面,西北資源流出外圍及西南區域、山西資源流出華中和西南區域、華北資源流出華東和華南、東北資源流出華北、華東和華南、華東資源流出外圍、華南和西南。且由于資源供應的不平衡性,北材南下有其必要條件,一是南北價差存在盈利空間;二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三是占領市場份額。
據Mysteel調研跟蹤,目前區域間資源流動的頻率、主動性、體量較往年相比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南下利潤倒掛的時間周期占比較高、全國范圍內執行能耗雙控導致各區域資源供應均相對有限、以及鋼廠目前傾向增加直供比例三大重要原因。
在此,筆者以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螺紋鋼為例,從五大資源流向,以及盈利角度,討論目前區域價差的現狀及對比情況。
一、西北資源流向:疫情影響市場正常交易,行情整體弱勢震蕩
截至今日,新疆已經封控近三月之久,寧夏和內蒙古也深受疫情影響,區域內資源發運、工地施工、市場交易和行情波動均有明顯抑制,因此整體行情在成本底部支撐的基礎之上,延續弱勢震蕩表現。從區域價差表現來看,年初至今,價差逐步收縮,且較長周期處于倒掛表現,致使西北各區域省內消化受阻,只能以庫存囤積和部分資源外流方式進行分流,但是隨著天氣漸冷,季節性淡季來臨,冬儲和回籠資金將是該市場主要關注點。
二、山西資源流向:區域價差長期倒掛導致南下無利,資源外流壓力明顯
從山西資源流向區域來看,臨區的陜西、西南的成都和重慶,華中的武漢對其來說均未達到南下盈利的水平,使得山西區域內壓力明顯增加。加之鋼廠虧損和疫情防控因素,區域內鋼廠始終保持中等偏低的生產狀態,使得供需矛盾不至于非常突出,但資源流動節奏明顯低于往年。
三、華北資源流向:華北資源南下華南利潤空間略優于華東
作為北材主要流出地之一,華北資源因本地消化和發運華東的體量略高于華南,但是從今年季度價差表現來看,北京與上海的價差均值明顯倒掛,與濟南的價差均值明顯收縮,與廣州的價差均值尚可支撐薄利南下。從近月價差表現來看,華南的價格較北方明顯處于較高水平,進而支撐華北資源擇期發運,逐步轉移至華南市場。
四、東北資源流向:倒掛現象依舊存在,但部分周期可支撐北材南下
東北作為北材主要流出地之一,其體量之大和高頻率流向備受關注的。但從去年開始,華南價格就很難達到往年的平均水平,甚至在部分周期內為全國洼地之一,南下流向從盈利因素轉變為搶占市場份額。但今年全國行情整體處于窄幅振蕩表現,區域價差優勢雖不明顯,但南方需求較北方明顯釋放力度偏強,進而支撐部分周期內,東北材資源微利南下。從后期價格趨勢來看,北方進入季節性淡季,需求逐步因停滯,南下體量將隨之抬升。
五、華東資源流向:價差無利支撐流動疊加疫情長期影響,資源流動頻率明顯放緩
華東作為供需水平最為契合的區域,以及地理位置因素,其資源流向跨度較東北、華北和西北明顯較小,但因其交易活躍度、運輸周期短、運費價格低等因素,使其形成高頻短距的流動特點。依據今年季度價差均值表現來看,從盈利角度疊加運費來說,多數區域并無利支撐相互流動,如上海-濟南、武漢-杭州和重慶-杭州倒掛,上海和濟南至廣州價差僅有微利空間。但是今年宏觀、國內外等突發因素影響,部分周期內行情的快速波動,為漲跌反應快的交易市場提供了操作空間。